以意逆志成語解讀: | |
---|---|
【用法分析】 |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讀音預警】 | 倡導普通話,請按照音標【yǐ yì nì zhì】采用標準四聲閱讀。 |
【出處說明】 |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td> |
【近義詞】 | 以己度人 |
【反義詞】 | 暫無以意逆志的反義詞。 |
以意逆志的意思
成語原文 | 以意逆志 |
標準發音 | yǐ yì nì zhì |
繁體寫法 | 以意逆志 |
以意逆志是什么意思 | 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別人的心思。 |
以意逆志是什么意思(www.yourgardenspirit.com/dict/) 更新時間 : 2016-03-30
以意逆志成語接龍
暫無合適的關于以意逆志的成語故事,歡迎補充您的貢獻。
轉載分享本站內容,請保留書摘詞典網文章來源信息和原文鏈接!
以意逆志成語造句
宋·葉夢得《石林詩話》:“蓋常使人以意逆志,初不以敘事傾倒為工?!?br/>
1、正確處理讀者、文本、作者三者關系無疑是認識“以意逆志”的基本前提。
2、以意逆志命題詮釋史顯示了漢語語境中存在著一種可以稱為以意逆志詮釋學的學術傳統,經典建構、倫理對話是其所具有的漢語文化與思想特質。
3、提倡“以意逆志”和“望文生義”的閱讀方法正是對傳統閱讀方法的矯治,從學生實際來看,它也是可行的。
4、“以意逆志”的提出,標志著中國詩學觀念上一次具有深刻歷史意義的轉折。
5、另外總結了蔣氏注釋中體現的注重考據、“詩史互證”、“知人論世”和“以意逆志”的注釋思想。
6、春秋用詩的最大特點是“斷章取義”,這與孟子提出的“以意逆志”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7、可見,“以意逆志”說中正含有間性理論的原生態的豐富存在。
8、“以意逆志”由先秦的《詩》學方法論,逐漸演變成后來的經學方法論以及文學批評方法論。
9、包括“以意逆志”的批評方法、“推源溯流”的批評方法、意象批評方法、點、悟式批評方法和比較批評方法。
10、圍繞文藝鑒賞三環節的方法論:以作者為核心的審美鑒賞有“以意逆志”與“知人論世”法、精神分析法、原型方法等;
2、以意逆志命題詮釋史顯示了漢語語境中存在著一種可以稱為以意逆志詮釋學的學術傳統,經典建構、倫理對話是其所具有的漢語文化與思想特質。
3、提倡“以意逆志”和“望文生義”的閱讀方法正是對傳統閱讀方法的矯治,從學生實際來看,它也是可行的。
4、“以意逆志”的提出,標志著中國詩學觀念上一次具有深刻歷史意義的轉折。
5、另外總結了蔣氏注釋中體現的注重考據、“詩史互證”、“知人論世”和“以意逆志”的注釋思想。
6、春秋用詩的最大特點是“斷章取義”,這與孟子提出的“以意逆志”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7、可見,“以意逆志”說中正含有間性理論的原生態的豐富存在。
8、“以意逆志”由先秦的《詩》學方法論,逐漸演變成后來的經學方法論以及文學批評方法論。
9、包括“以意逆志”的批評方法、“推源溯流”的批評方法、意象批評方法、點、悟式批評方法和比較批評方法。
10、圍繞文藝鑒賞三環節的方法論:以作者為核心的審美鑒賞有“以意逆志”與“知人論世”法、精神分析法、原型方法等;